咸阳市工信局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清单落实情况
一、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市工信局党组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党组会议“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专家讲座等形式,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认真落实《咸阳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要求,切实工业部门的环保政治责任。着力构建长效推进机制,对省市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制度,将工业企业治污、工业绿色发展等工作成效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引导全局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有序推动散乱低效企业整治。
一是推进低效能工业企业分类整治。清理取缔留印村63户手续不企业,除1户企业生态委研究同意延期外,其余62户(搬迁55户、关停7户)企业已完成搬迁或关闭。推进原马泉工业园40家企业分类整治,已通过市级验收(整改34家,搬迁6家)。二是深化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完成了三原县陶瓷行业转型转产退出。推动10户水泥制品搬迁任务,东泽高科,青龙管业、春晖预制3户正在申报引领性企业,等待省市验收,剩余7户企业已全部关停(史密顿已搬迁、建新水利已转型)。三是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组织市级部门巡回排查,督导县市区工信部门自查,动态摸排全市落后产能,全市煤炭、采石、工业窑炉等重点行业均未发现落后产能。四是狠抓水泥熟料企业错峰生产监管。省上水泥行业常态化错峰生产要求,固化4户水泥熟料企业2024年12月1日零时至2025年3月10日24时错峰生产计划,推动企业按要求执行错峰生产。
三、推广应用节能和清洁能源替代。
一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更新。推进公共领域新能源车使用,全市新增或更新新能源公交车61辆、出租车231辆、公务用车112辆、物流车23辆、环卫车152辆,完成主城区周边14户用车大户企业的车辆更新替换,咸阳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二是加快清洁能源替代。推动陕西合力、陕西合胜岩棉企业等企业建设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替代项目。
四、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大力推进工业企业“绿色化”节能增效,截至2024年底,11家橡胶企业成功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9家铸造企业达到环保绩效B级水平。全年新增国家级园区1户、国家级绿色工厂5户,省级绿色示范企业17户、绿色园区2户(总量:国家级绿色园区1户、绿色工厂22户、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户;省级绿色园区2户、绿色工厂37户、绿色供应链企业2户、绿色设计产品企业1户。省级节水型企业20户)。完成12家重点领域企业效能分级管理,4家企业达到A级能效水平、7家企业达到B级能效水平,1家陶瓷企业关停退出,无能效C及以下水平企业。
五、狠抓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一是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整改。陕煤集团大佛寺煤矿近200万吨煤矸石临时堆放,违规侵占林地问题,已于2024年10月通过省级验收,省督查办已于3月24日在省生态环境厅网站公示;二是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兴化集团搬迁工作,按照省危化办文件要求,兴化集团已完成“近期改”任务(内部15项安全环保改造和外部187户居民搬迁),已组织市级验收。正加快推进“启动搬”任务,新建项目已选址榆林市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项目场平方案已取得榆神工业区规划建设局批复,正在进行场平,待举行开工仪式。延长石油西北橡胶公司搬迁改造工作,市工信局多次联合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管委会到企业开展调研座谈、政策宣贯和检查督促,按照近期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我们正在深入调研,研究推动西橡公司高标准就地改造。
咸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4月1日